cháo①<名>鸟类、虫类等的窝。《诗经·召南·鹊巢》:“维鹊有~,维鸠居之。”②<动>筑巢;造窝。《涉江》:“燕雀、乌鹊,~堂坛兮。”③<名>远古人类的居处。《五蠹》:“有圣人作,构木为~以避群害,而民悦之,使王天下,号之曰有~氏。”
【巢居】原始时代人没有房屋,栖宿于树上,称巢居。
【巢燧】有巢氏和燧人氏,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。
【巢由】巢父和许由。相传是尧时的隐士。尧想让位给他们,都不接受。诗文中多引作隐居不仕的典故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fén①<动>烧。《过秦论》:“废先王之道,~百家之言。”②<动>指祭祀活动中烧香烧纸。《促织》:“成妻纳钱案上,~拜如前人。”
【焚和】毁灭中和之性。
【焚芝】比喻好人遭受灾祸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yuán①<名>水源。
【引】根源;本源。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此四者,民所认食之~也。”后来写作“源”。②<动>推究;推求原因;探究。《伶官传序》:“~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……可以知之矣。”③<名>平原;原野,指战场。《殽之战》:“武夫力而拘诸~。”④<副>再。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你可要这花~上枝头么?”⑤<动>赦免。《三国志·张鲁传》:“犯法者,三~然后乃行刑。”
【原本】书的初刻本。事物之所由起。追溯事物之由来。
【原人】谨慎老实的人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liáo①<名>古代用以照明的火炬。《诗经·小雅·庭燎》:“庭~之光。”
liǎo①<动>放火焚烧草木。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~之方扬,宁或灭之?”②<动>烘烤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光武对灶~衣。”
【又】烧焦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:“以此行事,无异于鼓洪炉以~毛发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